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宁波工程学院bet体育在线官网
一、专业现状分析
(一)国内现状
根据教育部2007年披露的信息,全国高院中382所开设有会计专业(占57%),在开设最多的10个专业中排名第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业体现出了以下3个特征:一是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会计业务越来越复杂;二是财会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迅猛无比,如电子结算、电子对账、电子商务的支付等;三是对通晓国际会计制度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会计技能的专业人员已开始无法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而具有“管理型”的会计人才却属于极度紧缺的人才行列。如何在社会中定位,找到自身的坐标成了许多高校师生关注的问题。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企业多通过内部员工推荐一般会计人员,所以人才市场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会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二)区域人才需求分析
宁波市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几年不断加深对外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在此开设分公司或办事处,本地不少著名企业,如雅戈尔、奥克斯、贝发集团等,也积极施行走出去战略。美国以及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体作为中国国际贸易的主要市场之一,双方会计管理体系和操作规则的巨大差异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以及宁波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所遇的一个瓶颈。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将要展开的先进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无疑会成为服务宁波地方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建立主要是为适应中国工商企业对外开放以及宁波市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该专业立足国内,整合国际资源,培养熟练运用中英双语,谙熟会计学国际惯例,知晓国际市场会计学知识和机构运作,服务于各类中外机构和企业,具有创新意识的会计学专门人才。
(三)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基本情况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是宁波工程学院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共同建设的本科教育专业。参加该专业的学生本科段4年全部课程均可在宁波工程学院完成,获得规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可同时获得中美双方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中美双方学士学位。
学生在宁波工程学院bet体育在线官网接受中外教师联合授课,通过会计学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以及国际通用规则与地区差异之间的比较与融通,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解与操作相间的中英文双语授课方式。
学生在读期间,宁波工程学院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将共同为学生提供前往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行文化交流和课程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感受文化,领悟不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丰富阅历,加强国际化知识结构,拓宽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化能力。
2011年9月,本专业顺利完成了首期招生工作,第一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有79名学生,目前尚没有毕业生。
(四)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初步经验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秉承中美合作院校的办学理念,贯彻学院的办学方针,根据本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定位,结合会计学专业自身的特点,以英语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并形成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多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细节决定专业质量,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所谓“细节决定专业质量”,是指精细把握影响专业质量的每一个因素和环节。大到培养方案的反复论证,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例如,双语课程的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学时的调整与整合,各项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等等,都是在充分探讨其对专业影响程度的基础上予以落实。所谓“师生共同成长”,是指针对会计专业的应用型学科特点,一方面,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观察社会,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分析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专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专业建设的相关方面不断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围绕本专业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①优化课程体系;②针对中美合作会计专业的特点,教学中注重美国会计标准变化,与时俱进;③绝大部分课程实行双语课程,部分课程实行全英语授课,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④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⑤高度重视每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调整和修订培养方案,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比例,开设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修养、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通过调整知识结构,构建了通识教育及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三大课程体系平台,夯实会计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教学和趣味性教学、倡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式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大作业和传统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和考评学生求知能力和水平;通过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应用多媒体及软件系统平台教学,以及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训练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构建了“三层次、五环节”的完整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专业知识的应用落到实处。通过以上课程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办学声誉。
(五)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师资现状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分三类:一是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二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三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师从地域可以分为中方教师和美方教师,从专兼职可以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从教师归属可以分为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下面我们从三类教学团队介绍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教师:
一是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我院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目前有专职教师7人:聂利亚、王江鸿、许志龙、金瑛、马旭淞、李明、付玲7人,其中5位教师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部分教师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兼职教师为我院聘请的外教及宁波大学教师,兼职教师是经过我院充分考虑、筛选而聘请的教师,能保证服从我院的教学安排。
二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我院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主要分校内和校外教师2类。校内教师包括我院自己的教师和我校经管学院部分优秀教师,校外教师包括合作学校特拉华州立大学教师及我院聘请的其他教师,专业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教,中方教师大部分均具有海外留学经验。
三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既包括教育部要求的课程,同时又包括一些具有美国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我院主要聘请校内教师承担,如聘请电信学院教师承担计算机课程,聘请理学院教师承担普通物理实验课程等。
(六)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实习基地情况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校外实习包括两部分。首先是大一暑假阶段的暑期社会实践,该实践主要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内容由学生自己选定主题;其次是大二、大三阶段的专业实习,实习内容为会计专业知识运用;第三次是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一并进行。
我们会在于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分享其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出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将在2011级学生第一学年末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展开具体的基础工作。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一)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及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指南的要求,在分析会计专业的学科范畴和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等基础上,我们确立“以德为先、基础为本、能力为重、应用为实”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德为先”,即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放在专业知识传授之首位;“基础为本”,即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作为学生立业之根本;“能力为重”,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为实”,即将专业知识的应用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定位
我院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主要依托宁波工程学院和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的师资力量,同时从宁波大学等兄弟院校聘用优秀教师。根据上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应确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运用中英双语,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企业会计、个人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谙熟会计学国际惯例,通晓国际市场会计学知识,熟悉国际市场金融运作,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中外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会计学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定位。
(三)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发展规模定位
根据对国内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的调研结果,以及对国内就业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势的分析,我们认为,我院中美合作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数量应该遵循先少后多、打造精品的原则,一开始招收2个班级80人并逐渐增加到3个班级120人。
三、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和完善教学运行及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一个符合中美双方学校规范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的科学体系;探索和实践“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语应用开发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中美会计学专业的总体目标是致力于培养熟练运用中英双语,较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谙熟会计学国际惯例,通晓国际市场会计学知识,熟悉国际市场金融运作,服务于各类中外机构和企业,具有创新意识的会计学专门人才。
(二)具体目标
1.建立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外合作教育专业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具有“本科层次教育、中外教师授课、国外教学模式、费用节省、教育质量优秀、出国率高”等特色。本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制方面,目前国内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多以学分转换,部分课程引进,访问交流等为主,例如国内高校目前开展的“2+2”本科专业、“1+2+1”本科专业等。实质性地把整个培养过程都放在中国境内实施,与中方学校所在地的地方经济密切联系,紧密服务的专业很少。本专业采取“4+0”培养模式,即学生大学本科4年均在我校学习,毕业后可以获得中美双方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课程设置方面,由27门专业课程和若干具有中美特色的课程组成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引进。学生接受的是“原汁原味”的国外教育,学生获得与特拉华州立大学同等质量的本科教育,出国后能很快适应国外的教育。
在教学安排方面,大一学年主要以英语学习为主,大二开始侧重专业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英语和会计学两种竞争力。
在教学模式方面,从美方引进的课程中的12门核心专业课程由特拉华州立大学的教授亲授,其余课程由中外教师运用中英双语进行教学。绝大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和全套国外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国际化无缝接轨。课程教学中实施模块式教学,辅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继续教育方面,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直接升读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无需托福或雅思成绩,学院为所有学生办理学分转接和学业推荐手续。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提出“锤炼核心竞争力,培养一个出色的我”的目标,完成学业后,本专业学生具有“精通英语、精通会计,熟悉美国财会制度”这种核心竞争力。
2.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优秀教师队伍
建立高水平的双语师资队伍是本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均使用英语授课,这为建立一支优秀的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工作中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力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争取在三年之内,成功申报省级教学研究专业,并争取每年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1~2篇论文。
3.建设一个善于从事中外教学管理的专业管理团队
本专业所要建立的教学管理团队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管理的专家型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资历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4.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中美双方学校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
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招生和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文凭证书管理,学生管理等。在管理手段方面,建立一套中英双语的文件资料。
科学的招生和学籍管理体系包括依法制定招生录取管理办法,招生录取工作严谨规范,有比较完整的原始档案材料,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样本报审批机关备案,依法建立中外学籍管理制度等。
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规范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方式体现美国大学教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开设必要的国情课程和实践活动等。
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是指依法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建立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
文凭证书管理体系是指建立符合法规要求的、规范的颁发文凭证书的管理办法,所颁发的文凭证书与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相符。
学生管理体系是指在学生管理方面,借鉴特拉华州立大学的学生管理办法,结合我校的管理规范,建立一个符号中外合作办学要求的学生管理体系。
5.打造一部分优秀学生
本专业依据“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力争建立一种新的优秀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优秀本科学生充分发展个性,顺利成才。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构建富有我院特色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为全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示范。
对优秀学生实施与特定专业培养不分离的专门和强化训练,使之成长为具有研究与创新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人文与科学素养、交流与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本专业要培养的优秀学生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英语类优秀人才;二是专业类优秀人才。
四、专业建设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中美双方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并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针对熟练运用中英双语目标,本专业明确了大一学年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大一学年,开设了英语听说、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课程,这三门课程每周课时分别为6课时、6课时和4课时,学生每周总共有16课时用来学习英语,占每周总课时的50%以上,这种课时分配甚至比英语专业还要多。同时大一学年还开设了不设学分的英语阅读技能训练课程,每周2课时。通过在大一阶段的强化英语学习,本专业学生基本能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阅读与写作,这为大二开始的专业课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课教学上,本专业定位为全英语教学,即在教学各环节均使用英语,包括授课、教材、作业、考试等所有环节。全英语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让学生有持续学习英语的机会。
针对培养谙熟会计学国际惯例,知晓国际市场会计学知识和机构运作,服务于各类中外机构和企业,具有创新意识的会计学专门人才目标。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引进, 12门会计核心专业课程由特拉华州立大学的教授亲授,在授课内容中渗透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CMA)内容。这种安排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美国会计制度和体系,让学生从国际视野学习专业课。学生在四年学习后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际会计师。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除了开始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外,本专业还将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例如为了使学生具有全面的知识素养,本专业给会计学专业这样一个具有文科色彩的专业开设了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及艺术修养,本专业开设了艺术和演讲等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及他人,本专业开设了心理学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本专业开设了职业发展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从德、智、体、美全方面培养自己。
我院会计学专业只有本科,无硕士点,但是我们的师资水平并不低,又依托理科、工科、经管和文法等多学科。对此,我们提出多样性的培养目标,可归纳为三类:第一:专业应用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到用人单位担任具体财会工作;第二:复合型。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增加管理能力,为以后成为财会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做准备;第三层次:研究型。培养科学研究能力,鼓励这部分学生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
(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在我院现有的会计师资队伍中,直接隶属于我院的专任会计类教师偏少。计划通过实施“迎进来,派出去,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战略来改善教师队伍。在积极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的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外深造,与经管学院会计专业保持良好的互动互补互带的合作关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突出会计与公司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推动财务学科建设。首先,根据学科建设要求,制定并实施会计学科具体科研规划;其次,加强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加入各种学术团体;同时,在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加强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
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改革的要求,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课程建设规划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修订教学计划,使之与时俱进。
第一,加强对中美企业特殊财务与会计问题的研究,开发针对中美企业特殊问题的选修性质的研讨课,动员全体老师参与研讨课的建设并形成研讨课的师资队伍。
第二,建立专业课程公开课,力争在5年内使对所有课程进行录像并建立本专业网络课程库。第三,建立5门左右精品课程,对其他课程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四)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建设方面,由于会计学专业发展的比较成熟,同时本专业大部分教材采用美国原版引进教材,英语课程选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21世纪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和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全英文教材等,因此我院在教材建设方面所要求的较少。学院确定以后教材建设的重点方向是加快实践性教学国外案例教材和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写,力争3-5年内编写并出版。
(五)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为实现会计专业实用型、应用型发展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积极争取学院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确保会计实验室的先进性和综合性,加快ERP实验室的建设。
一个质量优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会计模拟实训室,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完全按仿真效果进行实习,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真正做到“纸上谈兵练真功”。实训主要内容包括:帐簿的建立、原始凭证的填制、记帐凭证的编制、各种会计账簿登记和转帐、会计报表编制与报送、模拟经济业务为两个月的业务量等。内容涉及面广泛,常见和非常见业务兼有。
(六)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三层次、六环节”完整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和“全过程督导式”毕业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的相互协调、融合和贯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三层次”的含义是论文撰写、校内实验、校外实习等三个实践教学层次;“六环节”是指会计手工实践、会计电算化实验、校外认识实习、校外综合实习、美国体验实习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撰写等六个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论文撰写。论文撰写具体包括三个阶段,即二、三年末的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我们要:
(1)精心安排学年论文,使之成为毕业论文的重要基础。学年论文Ⅰ的完成时间在第二学年末。对于本专业而言,大二学年专业课程只开设了会计Ⅰ、会计Ⅱ和财务管理。虽然会计方面的学科方向性课程尚未开设,但是管理学、微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营销学等与会计相关的若干学科基础课程已经开设。学年论文Ⅰ的侧重点是考核学生从学科基础课的角度认识会计专业,将其目的定位在: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与对资料的归类、汇总、评述能力。
学年论文Ⅱ的完成时间在第三学年末。学生已经具备了架构一篇完整论文的知识和能力。其主旨与目的是锻炼学生在文献查阅能力与对资料的归类、汇总、评述能力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就本专业的某一问题或某问题的一个侧面,比较充分的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和论证,撰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学年论文Ⅱ由本专业的全体教师提供研究方向,采取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的方式,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题目后完成论文。同时,还可以根据学年论文Ⅱ的完成情况,选择与毕业论文联动进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较早地思考毕业论文,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依据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推荐优秀论文以及毕业论文工作总结的各个环节,在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方面开展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过程控制与管理。首先,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新颖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其次,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逐渐规范化,要求论文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论题的分析与探讨;最后,重视过程控制与管理,要求教师之间密切配合,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第二,有效安排校内实验,为学生走出校门进行校外实习做好充分准备。会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三部分。(1)基础实验:包括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验。就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来看,多数学生在刚就业的时候从事的是企业、银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较少。其原因是企业的会计如企业筹资、投资等管理工作对多数企业来说尚属于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因此,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强化会计基础,使大部分毕业生首先以会计工作作为就业出路;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工作经验的丰富逐渐走上会计工作岗位。(2)ERP沙盘模拟实验。会计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的核心。作为会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该实验是在仿真环境中模拟企业经营运作来组织的,需要以模拟团队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分别承担模拟企业不同的角色,共同营造实验环境,共同构建模拟企业团队。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企业实战。在实验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包括:制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新产品研发、供应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以及财务活动。会计专业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合理安排校外实习,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演练。实验室模拟实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模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尽管深入企业实习存在着诸多困难,但它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校外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1)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认识实习应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工商企业了解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使学生对所学的书本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建立全过程督导式综合实习捆绑毕业环节的校外实习体系。通过该项实习,加深学生对会计、会计核算、审计知识、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解,进一步熟悉会计、会计、审计、银行各项理财业务的实施、核算与管理方法,为顺利就业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尽快进入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毕业论文的动员布置工作由第七学期末提前到第七学期初,以便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Ⅱ的联动,让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环节。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日常功课的学习中,通过大量查阅资料,经过充分思考后确定论文选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校外实习,以便于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并分析问题,为毕业论文撰写积累素材。综合实习同时捆绑毕业实习的做法,由教师为学生安排并指导学生到银行、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进行校外实习,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预热”的机会。
(七)综合素质教育规划
结合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当前经济环境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形势,我们拟采取以下2项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树立会计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思想,紧紧围绕培养实用能力的目标。因此,计划选定一门独立于理论课程之外的案例课,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所选案例均来自实际的国外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或其他实际经营的单位,案例中的问题也必须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保证案例信息量大、内容广泛,背景复杂,实战性很强。案例课的教学则以这些案例为单元展开,由学生模拟企业管理者来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和比较解决方案的优劣、做出决策、评价决策结果等。
第二,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探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一系列课程。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式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的教学活动。我们计划在会计、企业财务报告分析、高级会计学等课程采取研究性教学方式。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部分,核心内容是进行专题讨论。在公开讨论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把握讨论课的基本方向或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保证讨论课的效果。学生要想在公开讨论课上取得好成绩,必须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例如书籍、期刊、互联网以及小组讨论的内容。学生只有对讨论题目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进而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这种研究性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既整合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应用学到的知识集中解决某项专题研究中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方法上得到升华,而且,关键是培养了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管理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八)教学研究
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注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探讨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凝练教学经验,为在今后全面实现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打下基础。
除了上面提到的应强化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之外,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避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问答式”教学法(即老师设问,老师回答;或学生设问,老师回答的方法);“倒位式”教学法(即先由学生讲述,老师进行评价和纠正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即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定论的方法)等,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形成“三主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在会计主干课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三要素:教学主线、教学主体、教学主导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所谓教学主线,即把会计教学中的业务训练、知识传授、个性化培养、分层次培养以及会计理论运用能力作为教学主线。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知识传授系统化,理论、技能训练综合化。所谓教学主体,即学生是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通过教学主体,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即:快速接受信息的能力、应变的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和联想能力、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所谓教学主导,就是以老师为主导,改变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因势利导的角色定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指导和督导。该教学理念实施效果显著。
力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争取在三年之内,成功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专业,并争取每年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教改和教学研究的论文1-2篇论文。
(九)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我院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将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度,严格遵守和执行学校和院系的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完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编写教案、等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岗位体系。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院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教学建设与管理的岗位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完成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项任务。会计专业也设立了专业建设岗位及课程建设岗位、实验教学岗位、双语教学岗位。专业建设负责人全面负责本专业及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
为了监控教学质量,保障正常教学的顺利进行,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经管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手工会计实验室管理办法、计算机室管理办法、教师编写教案、教师授课规范及要求、期末考试的若干规定、教学运行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规定、本科专业实习要求、实习鉴定、毕业环节工作流程、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环节指导及毕业论文撰写的若干要求等规章制度。教学计划调整、调课手续齐全,教学工作量考核准确,教学管理日益科学规范。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会计专业将注意个性化培养工作,贯彻“因材施教”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业介绍,选课指导,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就业指导等。
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本专业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扎实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监控严谨。会计专业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
建立教学环节监控体系。首先,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交流课堂教学情况,通过互相听课,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考试环节从命题、监考到评卷均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规章制度;其次,建立学术及教学研讨制度。在学院统一安排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我校讲学的基础上。安排本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方向,自定题目为本专业教师做专题报告。每人一年至少要参加教改或科研专业一项或撰写论文一篇;最后,师生互评制度:会计专业教师为学生建立学习评估档案,细化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立体型,多元化的考核。同时,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每学期期末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议,互相沟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于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为保证论文质量,采取互动选题、中期督控、严格答辩过程等一系列方法。启动毕业环节网上选题系统,通过互联网,做到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后,由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题;中期检查以抽查学生完成的工作为主;准备申请优秀论文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首先审核论文质量,教师审核合格后,由会计专业负责人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二次审核,二审合格后,学生才能参加院级公开答辩。答辩后,负责人对学生论文的质量和各种文件情况进行终审,合格后方可归档。
论文指导制度包括论文写作规范;任务书、完成进度表、中期检查表和评阅意见表填写规范;评分表打分及答辩规范等,建立论文质量两级评定制度(指导教师、评阅人)和三级检查制度(答辩小组、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毕业环节全过程的领导和管理以及中期检查和后期的论文归档、资料统计等工作。